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物之成于气,人之成于学,”2018年9月,黄志毅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专升本考入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一次蜕变”,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就立下flag,要用两年的时间实现再次蜕变。他始终坚持“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的初心,从进入学校,他就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六点半起床,带足一天所需要的笔记资料,晚上九点钟以后回宿舍。除了日常的学生工作以外,黄志毅的时间基本上是在教室和图书馆度过的。正是凭借这样的自律和坚持,他一点点完成了自己的规划,实现了既定目标。
“人的进步总是要向前看的,如果只关注过去的一点成就或挫折,那只能止步于此”,这是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9年,他参加文化与旅游部组织的全国中级导游考试并成功通过,成为襄阳地区唯一的一名在校中级导游。在此之前,他实际上已经考取初级导游资格证书,可以很轻松地度过两年的本科生活,但是,他却选择了继续奔跑。通过中级导游考试后,黄志毅并没有因此松懈,他抓住每天早晚的空闲时间,又一次性考取了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
笃学以明志,勤勉出真知。正是因为他勤奋刻苦、积极上进,他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突出的科研能力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创新创业奖学金,荣获了“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多个荣誉称号,为同学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天道酬勤,勇于科研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黄志毅认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行胜于言,学好理论知识很重要,但还要在实践与创新中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他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院老师的科研课题。
天道酬勤。2018年,黄志毅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由于比赛时间紧,再加上是第一次参加这类比赛,他感觉压力倍增,因为比赛偏向实践,要拿出一篇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文章,当时缺乏很多有效数据的支撑,收集完数据后,还要将这些数据通过软件完成分析。这些他从未接触过,只能边学边用,很多时候,因为实践经验几乎为零,遇到问题都不知道如何解决。为此,备赛的那段时间,他经常修改分析数据、修改论文到半夜。为了让作品更加可靠,他多次向指导老师咨询请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参赛项目最终获批立项,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2019年,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襄阳民俗与旅游”,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两篇,其中《襄阳节日民俗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研究》花费了大量时间,整篇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从构建框架到完成初稿花了近2个月,真正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实践和论文撰写之中。
炽热逐梦,努力才能优秀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黄志毅就有了考研的奋斗目标,心向往之,行必能至。他在专业课笔记本上这样写道“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从2019年9月份开始,黄志毅便开始一心投入到考研的学习中。从选学校、复习到考试,每一步他都走得很踏实,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立志要考取自己心中的目标院校。在复习备考的几个月里,他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松懈,并针对自身学习情况制定了计划。有时他也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但是“一件事不是因为有希望了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希望。”尽管在复习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他从来没想过要放弃。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他最终通过了2020年研究生考试,如愿以偿地考取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要么出局,要么出众”,从专科到本科到考研成功,黄志毅心中有目标、眼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他用自律、拼搏证明了“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翻看两年前他对自己的规划,每一个成功实现后被划掉的选项,都是对他努力的认可。 “每一次挑战就像上山,真的很累,但总想去山顶看看” 黄志毅说,对于未来,他还是会迎着朝阳,阔步向前,用炽热之心去追逐内心所想。

湖北专升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